裝修相關
May 08, 2025
設計師 vs 統包:差別在哪?怎麼選才適合你?
🛠 找「設計師」和「統包」的差別?
哪些情況「適合請設計師」?
- 屋齡較老、除了重做水電防水之外還需要重新規劃格局
- 坪數不大,但收納需求高、生活動線複雜
- 希望整體風格一致、有美感與機能兼顧的空間
- 自己白天沒空處理現場問題,希望有人幫忙整合與監工
▶ 請設計師不是「奢裝潢」的專利,而是一種讓錢花得更有效率的方式。
有些案子即使只有 100 萬預算,但透過設計的幫助,反而能省下錯誤開銷與不必要重工費。
哪些狀況下「不請設計師也可以」?
- 預算非常有限,只打算做基本維修或單一空間改造
- 已有明確的家具配置與使用習慣,不需重新規劃
- 裝修經驗豐富,自己就能與工班溝通、處理突發狀況
- 租屋、過渡空間、不打算長期居住
▶ 不請設計師也沒關係,但要自己負擔的工作量會變多。例如報價審核、進度安排、材料選購與現場整合,這些都需要親自處理。
小提醒:設計費 ≠ 多花的錢
很多人對「設計費」這件事會猶豫,但其實設計師的工作除了畫圖,還能幫你:
- 結合過去的經驗,提前預判會遇到的問題
- 整合你說不清楚的生活需求
- 篩選、統整、協調,讓整體預算在掌控中
與其說是「花錢請設計」,不如說是花錢請一位讓你住得更舒服的顧問。
結論:你適合哪一種方式?
- 如果你在意生活動線、美感、未來使用便利性,建議找設計師協助整合。
- 如果你有裝修經驗、需求單純、預算極限,並且找到了能信任的統包工班,當然也可以自己來。
▶ 與其自己抓著一張報價單苦思,想著怎麼讓那個數字再低一點,
或許也可以找個設計師聊聊,看看怎麼在你的預算內,盡可能接近你理想中的家。
其實也不是每個案子都需要大量設計,也不一定每個人都適合請設計師。
有些人真的只需要基本的功能配置,其餘就在日常生活中慢慢補足,
玄關很空,這裡買個小板凳穿鞋;洗澡時衣服沒地方丟,那就買個汙衣桶;帽子很多,買個架子來掛帽子;
像這樣遇到了問題再說的生活方式,其實簡單的工程也許已經足夠支撐他們的使用習慣。
但也有些人,以為自己不知道要什麼,但其實只是還沒有人幫你問對問題。
設計師透過幾次來回的討論,會從「你怎麼生活」「你喜歡什麼感覺」「你在意什麼細節」這些日常出發,
把你腦海裡模糊的想像,一步步變成可以施工的內容。
有沒有請設計師,從來不是對錯的問題,而是適不適合你現在的狀態與需求。
只要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,都是好的開始。